請Like我哋個Page:
校園生活是學生們生命重要一環,學校是師生的第二個家, 我們關注如何令這個「家」更幸福快樂。「 賽馬會幸福校園實踐計劃」今日舉辦總結研討會, 分享計劃夥伴在不同崗位的實踐過程所累積的智慧、經驗和心得, 同創幸福空間。
「賽馬會幸福校園實踐計劃」於 2020至 2023年進行, 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並由香港輔導教師協會、 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保良局、東華三院及 15所本地 中小學主辦,旨在透過專業及全面的正向教育培訓和支援, 15所學 校的共創共建,配合「環境營造」、「設計思維」 與多媒體教育資源,培養學生的社交情意素養、 正向思維和心理韌性,營造及建立正向的校園文化,從而提昇學生、 教師、家長的幸福感與身、心、靈健康。計劃亦會建立資源庫, 與學界共建高效,適切及可持續發展的正向教育模式。
計劃臨近尾聲,計劃團隊在 6月 29日舉辦總結研討會, 分享在三年間與各合作夥伴共創共建的成果。 計劃召集人何玉芬博士在總結研討會上表示,「 計劃正值三年疫情期間發生,正好回應學校群體面對的挑戰, 包括社交情意發展、情緒健康等。計劃適時地在學界推動正向教育, 感謝團隊、捐助機構、合作夥伴、顧問,以及 15間學校共同參與, 開展一場共建的旅程。三年下來,不同的研究和檢討引證, 學校能建立校本的正向校園文化,而校長、 正向教育團隊在當中角色至為關鍵,香港學校正發展獨特的、 多元的正向教育模式,沒有局限予外國經驗。 而只要能讓教師提升專業能量、善用策略、配合校園環境營造, 我們就可逐步讓師生建立歸屬感,促進人際聯繫,提升幸福感。」
多角度分享促進交流
全港中小學同工在 6月 29日參加網上或實體的「創變力量. 幸福校園」研討會,五場研討會主題分別是「幸福校園創變歷程 ——如何共創共建策略和方案推動正向校園文化」、「 以實證為本建構適切香港本地文化的正向教育發展模型」、「 幸福校園推動者 ——從比較研究看學校領導的關鍵角色」、「 有效的校本正向教育策略 ——計劃學校的實踐及亮點分享」,以及「 有危便有機 —— 探討香港、英國及澳洲的正向校園文化:如何面對逆境?」, 讓同工們全面掌握建立幸福和正向校園的關鍵。
當日與研討會同步進行的實體展覽及十場體驗工作坊, 展覽內容包括環境營造、資源配套和幸福扭蛋機。 體驗工作坊主題和內容豐富,包括正向教育課程資源、與 Dusty kid塵團隊、個別計劃學校合作設計的社交情緒教學工具、 環境營造工具包等等,更邀請到來自英國的「調查研究」 項目合作夥伴 Anna Freud National Centre for Children and Families團隊當日前來參與研討會及帶領工作坊探討英國校 園正向策略。到場參加的同工均獲益良多, 並可免費獲得整套計劃正向教育資源工具「幸福喼」。
緊接著研討會,計劃將於 6月 30日至 7月 7日期間舉辦「 校園實地參觀交流活動:幸福校園之旅」, 開放計劃學校校園予同工, 分享校本實踐正向教育的經驗及進行交流,並參觀「環境營造」 的成果及校園其他設施等等,感受幸福校園的開心氛圍。
有關「賽馬會幸福校園實踐計劃」詳情,請瀏覽 https://jcprojectwellbeing.hk/ 。重溫「創變力量.幸福校園」研討會,請前往: https:// www.jcprojectwellbeing.hk/ virtual_expo.php
請Like我哋個Page:
你也有精彩的人和事跟我們分享?想查詢廣告合作?請Inbox話我哋知!
2021 8:41 am
Inbox Us!
Leave a Comment